首页 >> 品三国(上) >> 品三国(上)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玉貌绮年 庆余年 在人间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风荷举 寒门小福妻 
品三国(上) 易中天 -  品三国(上)全文阅读 -  品三国(上)txt下载 -  品三国(上)最新章节

第十一集海纳百川(1/4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曹操很早就意识到,正义的旗帜和精锐的队伍是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。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,是为了高举正义的旗帜;颁布《求贤令》,主张“唯才是举”,则是为了建立精锐的队伍。实际上,袁绍和曹操都是要用人的。那么,他们的用人之道有什么不同,曹操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?

这一集,我们讲曹操的用人之道。

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。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的最后一段话说:“汉末,天下大乱,雄豪并起,而袁绍虎视四州,强盛莫敌。太祖运筹演谋,鞭挞宇内,揽申、商之法术,该韩、白之奇策,官方授材,各因其器,矫情任算,不念旧恶,终能总御皇机,克成洪业者,惟其明略最优也。抑可谓非常之人,超世之杰矣。”这段话,是陈寿对曹操的总体评价。从这个评语不难看出,战胜袁绍,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成功;而曹操能够成功,又因为他精于谋略和善于用人。可见,用人之道,是曹操成功之道的核心内容。

所谓“用人之道”,其实也就两个问题,一是用什么人,二是怎么用。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,曹操和袁绍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。

先说用什么人。

必须肯定,袁绍这个人,是有个人魅力的,也懂得人才和人缘的重要。《三国志·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英雄记》说,袁绍年轻的时候就在京城广交豪侠,经常在他那个豪门大院里开派对,办沙龙,迎来送往,呼朋引类,门庭若市,也结交了一大批社会贤达和社会名流。这事一度引起当局不满,说袁绍这小子“不应呼召而养死士”,想干什么!他叔叔袁隗(音委wěi)也骂他,说你想让袁家灭门呀!袁绍这才稍有收敛,投到大将军何进麾下效力。

可见,当时朝中就已经有人发现,袁绍在模仿先秦时代贵介公子的做派,交豪侠,养门客,搞小集团。袁绍自己,恐怕也暗暗以战国“四大公子”自许。贾谊《过秦论》说,那时“齐有孟尝,赵有平原,楚有春申,魏有信陵。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”,于是名扬天下,一呼百应。这份风光,是很让人神往的。袁绍出身高贵,一表人才,是个翩翩美少年,便觉得很有资格也很应该成为这样的公子哥儿。

可惜袁绍只学了点皮毛,没有学到精髓。不怕花钱(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)大概是学会了的,“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”就谈不上。他交人只有一个原则,那就是“非海内知名,不得相见”。这是一种偏见,也是一种做秀和摆谱。袁绍这样做,是要告诉大家,袁大公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好见的(不妄通宾客)。这不是摆谱是什么?更重要的是,袁绍结交名人,是为了抬高自己,并非真心要使用他们的聪明才智。袁绍从来就是自命不凡的,他不认为有谁比自己更聪明,因此也用不着当真笼络人才,只要能装点门面就行。这就是做秀了。为此,他可以做“折节下士”状,骨子里却是刚愎自用。这是他“能聚人而不能用”的根本原因。荀彧的判断是正确的:“绍凭世资,从容饰智,以收名誉,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。”翻译过来就是:袁绍凭着家族积累的人缘,装模作样做出礼贤下士的样子,以博取虚名,因此那些徒有虚名的家伙便都归附他。

这就是袁绍了:做秀演戏,沽名钓誉,装点门面,自鸣得意。

曹操却正好相反。他的方针是:实事求是,唯才是举,不拘一格,来者不拒。在这个前提下,曹操妥善地处理了五种关系。

第一是名与实。曹操的政策是:名至实归,更重实际。

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,也很清楚自己的分量。他知道,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,要成就一番事业,就必须有人帮忙。他也知道,自己的背景、资历、地位、实力都不如别人。他不是袁绍,有一个庞大的家族;他不是孙权,有一份现成的基业。他甚至不如刘备,有一张可以炫耀的名片。他的政治资本是最少的,因此需要大批的人来帮助他、支持他,尤其是要争取高门世族来合作,以资号召。能帮忙最好,帮凶、帮腔,哪怕帮闲也行。有才的要,有名的要,徒有虚名也要,总之是多多益善。曹操甚至不要求他们真有作用,能装点门面也行。也不要求他们真心实意地支持自己,只要不公开作对就好。所以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以后,就网罗了一大批人才,包括孔融之流。这些人,当然不是来帮助曹操的。他们的说法,是来为国家和皇帝效劳。但在曹操大权独揽的情况下,为皇帝效劳和为曹操效劳又有多少区别?至少,曹操这边也显得人才济济。

不过曹操更欣赏的,还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。曹操这个人,是很有些平民意识和务实精神的。他有一句名言:“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。”他并不看重虚名。他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袁绍,就是不务虚名的表现。他也不崇拜名人。早在关东联军的时候,他就已经领教了什么叫“徒有虚名”。的确,不要迷信名人,名人和能人是两个概念。名人并不一定就有真本事,他们往往是“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”。尤其是东汉末年那个世风日下的时代,夸夸其谈表里不一的人难道还少吗?曹操可不上他们的当!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在人间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