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品三国(上) >> 品三国(上)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庆余年 玉貌绮年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在人间 反差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
品三国(上) 易中天 -  品三国(上)全文阅读 -  品三国(上)txt下载 -  品三国(上)最新章节

第二十一集临危受命(1/4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曹操南征荆州,势如破竹;刘备败走当阳,求救江东。这就使原本计划要夺取荆州与曹操划江而治的江东集团,处于一个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。不帮刘备,唇亡齿寒;帮助刘备,养虎遗患。面对如此难题,帮助孙权做出决策的究竟是谁?

前面我们讲到,鲁肃从柴桑赶到当阳,说服了刘备与孙权联合,并一起来到夏口。这时,曹操已经占领了江陵,获得了大量军需物资,即将顺江东下。感到事态严重的诸葛亮临危受命,奔赴江东“求救于孙将军”。鲁肃和诸葛亮都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也都在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,而他们的成功与否,就全看孙权如何决策了。

孙权的决策并不容易,因为这意味着他要在曹操和刘备之间做一个选择。论亲疏,孙权和曹操是姻亲——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孙权的弟弟(孙匡),曹操的儿子(曹彰)娶了孙权的侄女。辈分关系虽然有点混乱,总归结了亲。不像刘备,非亲非故,八竿子打不着。论强弱,按照《三国志·刘晔传》的说法,曹操南征荆州时已是“九州百郡,十并其八,威震天下,势慑四海”,可谓实力雄厚;刘备则本无力量,又遭打击,落落如丧家之犬。论情感,孙权对曹操是又恨又怕又作恭敬状,对刘备这个“天下枭雄”则谈不上喜欢不喜欢,至少犯不着去管他的死活。但是,曹操的手伸到自己的隔壁,而且是自己觊觎的地方,孙权是不高兴的。何况这次被消灭的是刘备,下一步可能就会轮到自己。至少,占据荆州的计划就会落空。这种唇亡齿寒的感觉,孙权不会没有;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,孙权也不能不考虑。

但是决策却很难。因为有一笔账很清楚,那就是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也没有火中取栗不烧手的事。一旦介入曹刘之争,那就再也脱不了干系。何况刘备这个“天下枭雄”,也不是什么“善类”,帮他等于帮强盗,弄不好还会引狼入室。问题是袖手旁观就安全吗?也未必。想当年,刘表在官渡之战时采取中立态度,结果是曹操灭了袁绍又来灭他。总之,帮助刘备,无异于引火烧身;不帮刘备,则等于助纣为虐。反过来说也一样:不帮刘备,唇亡齿寒;帮助刘备,养虎遗患。联刘不是,降曹不是,守中立也不是。这就尴尬,也就两难。何去何从,对年轻的孙权(二十六岁)来讲,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。

因此,在事态还不严重,情况还不明了的阶段,孙权的态度是犹豫的。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说,当时孙权“拥军在柴桑,观望成败”,应该说是准确的描述。然而孙权最后却决定联刘抗曹。正是由于孙权的这一决策,曹操的势力再也无法到达南方,历史也开始由诸侯混战变成三国鼎立。因此,这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决策。但问题是,原本打算“观望成败”的孙权,最后为什么会毅然介入曹刘之争?究竟是谁使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?

在一般人看来,扭转了乾坤的当然是诸葛亮。这显然是受了《资治通鉴》和《三国演义》的影响。尤其是《三国演义》,还特别安排了“舌战群儒”和“智激周瑜”,似乎不但“主和派”的投降论调要靠诸葛亮来痛斥,就连周瑜也都需要他来“激励”,鲁肃则只能傻乎乎地干着急。《三国演义》是小说,且不去管它。《资治通鉴》是正史,就不能不讨论了。

那我们就先来看《资治通鉴》怎么说。

《资治通鉴》说,鲁肃到当阳见到刘备和诸葛亮后,双方一拍即合(即共定交)。于是刘备采纳鲁肃的计策(备用肃计),进驻鄂县樊口(今湖北省鄂州市),诸葛亮则和鲁肃一起到柴桑(近江西省九江市)去见孙权。这里有一个问题,就是《三国志》的《先主传》、《关羽传》、《吴主传》、《周瑜传》和《鲁肃传》,都说是到夏口,不是樊口。到樊口是《江表传》的说法,而且应该是诸葛亮使吴以后。但这是小问题,且看它后面怎么说。

按照司马光的描述,诸葛亮应该很快就见到了孙权。诸葛亮一出场,就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。作为荆州方面的代表,诸葛亮和孙权初次见面,自然要有一段开场白,以便分析形势,介绍情况,说明来意。这话如果是由平庸之辈来说,八成不是客套话,就是打官腔。但到了诸葛亮那里,却变成了折冲樽俎的经典,可以看作外交学的绝妙教材。

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海内大乱,将军起兵江东,刘豫州收众汉南,与曹操并争天下。”这话精彩!表面上看,诸葛亮只不过平平淡淡地描述了局势,回顾了历史,但这三言两语之中,却埋下了伏笔,充满玄机。我们知道,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,并非只有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三家。已经被消灭了的,比如袁绍、袁术、吕布等等,或许可以不算,刘璋、张鲁、马超他们也不算?但是诸葛亮只字不提。不提的原因,可以解释为他们不值一提,也可以解释为现在要谈的事情与他们无关。但既然只说当前之事,那就应该说“并争荆州”,不该说“并争天下”。说“并争天下”,等于说三分天下的就是我们,或者能争天下的就是三家。这就把《隆中对》的观念和思想,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孙权了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在人间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