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品三国(下) >> 品三国(下)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庆余年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玉貌绮年 陪读妈妈 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 鹦鹉女神之契约 
品三国(下) 易中天 -  品三国(下)全文阅读 -  品三国(下)txt下载 -  品三国(下)最新章节

第三十九集痛失臂膀(2/4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当然,马谡失了街亭,误了大事,那是应该处分的,但不等于一定要杀头。比方说,也可以降级贬官或者罚他军前效力,责令其戴罪立功。这也是处分败军之将的常规办法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马谡是不杀也可,或可杀可不杀。

马谡可以不杀,诸葛亮也并不想杀,流泪就是证明。陈迩冬先生的《闲话三国》在讲到诸葛亮为什么要流泪时,总结了四个原因,第一条就是“惜马谡”。诸葛亮为什么痛惜马谡呢?也有三个原因。第一,马谡是亲信。第二,马谡是人才。第三,马谡有威望。据《三国志·马良传》,马谡是马良的弟弟。马良、马谡兄弟一共五人,个个是人才(并有才名),最杰出的是马良。当时的民谚说:“马氏五常,白眉最良。”白眉,就是马良。可惜,在夷陵之战中,马良阵亡了。所以他这个弟弟马谡,便要算作“烈属”。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极好的,好到称兄道弟的程度。裴松之甚至认为他们两人要么曾经结拜,要么本是亲戚。马良牺牲后,诸葛亮对他的弟弟马谡也十分关照。马谡临终前曾上书诸葛亮,说“明公视谡犹子,谡视明公犹父”,讲的就是这种关系。这个说法,从年龄辈分看并不合适。因为马良称诸葛亮为“尊兄”,马谡比诸葛亮也只小七岁。但中国历来就有“长兄如父,长嫂如母”的说法,刘晔也说刘备和关羽“恩犹父子”。可见诸葛亮之于马谡,就是如父的长兄。

于是有人便因此而认为,诸葛亮的重用马谡是“任人唯亲”。这其实是不对的,因为马谡确实是人才。据《三国志·马良传》,马谡其人“才器过人,好论军计”,丞相诸葛亮“深加器异”,以至于“每引见谈论,自昼达夜”。大家想想,诸葛亮公务繁忙日理万机,哪有时间胡吹海哨侃大山,摆龙门阵?他和马谡作彻夜谈,当然是因为马谡的见解颇多可取之处。事实上,诸葛亮是采纳过马谡的建议的。据《三国志·马良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,建兴三年(公元225年)诸葛亮征南中,马谡送行数十里。临别之际,诸葛亮对马谡说,我们两人虽然策划了好几年(虽共谋之历年),但我想今天你一定有更好的建议(今可更惠良规)。马谡便提出了著名的“十六字方针”:“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,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。”诸葛亮“纳其策”,这才有了后来的“七擒孟获”。

当然,没有马谡的建议,我估计诸葛亮也会这么做。但马谡能够和他想到一处,岂非英雄所见略同?可见马谡是人才。正因为是人才,所以也有威望。仍据《襄阳记》,马谡死时,为他流泪的竟达十万人之多(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)。可见痛惜马谡之死的,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,也可见马谡其实可以不杀。

这就有了第三个问题:既然如此,诸葛亮为什么仍然要杀马谡?

前面讲过,这个问题,蒋琬是问过诸葛亮的。诸葛亮的回答是什么呢?诸葛亮流着眼泪说,孙武之所以无敌于天下,就因为他执法严明。现在,天下分崩离析(四海分裂),战争不知何时才是尽头(兵交方始)。如果不能遵纪守法令行禁止,我们靠什么去战胜敌人呢(若复废法,何用讨贼邪)?

显然,按照这个说法,诸葛亮“挥泪斩马谡”,就是为了“依法治蜀”。既然要“依法治蜀”,就必须依照法治的原则--王子犯法,与庶民同罪。这就要铁面无私,也就要执法如山,决不能因人废法,也不能徇情枉法。在这方面,诸葛亮堪称千古楷模。撤回汉中后,他严肃追究街亭失守的责任。据《三国志》之《王平传》和《赵云传》,除了将马谡下狱处死外,还杀了将军张休、李盛,夺将军黄袭兵权,将赵云从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。惟一没有处分反而升迁的是王平--加拜参军,统五部(统帅由一万青羌人组成的精锐部队),当营事(负责诸葛亮的大本营),进位讨寇将军(原为裨将军),封亭侯。至于诸葛亮自己,也受了处分。据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,朝廷根据他“自贬三等”的请求,决定将他降为右将军,地位比建兴四年(公元226年)晋升为前将军的李严还略低一点。

这一系列的处置,在当时无疑是震惊朝野的事情,我们今天也同样看得惊心动魄。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许多过人之处。

第一是严于律己。诸葛亮在处分马谡等人的同时,也上疏刘禅,自请处分。在这篇著名的《街亭自贬疏》中,诸葛亮几乎承担起这次战败的全部责任。诸葛亮说,为臣以平庸的才能,不幸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重任(臣以弱才,叨窃非据),亲执权柄统帅三军(亲秉旄钺以厉三军),却不能训示规章严明法令(不能训章明法),也不能心存戒惧小心谨慎(临事而惧),以至于街亭将领不遵命令(至有街亭违命之阙),箕谷守军不听告诫(箕谷不戒之失)。究其所以,都是因为臣用人失误(咎皆在臣授任无方)。臣看人模糊不清(明不知人),遇事稀里糊涂(恤事多暗)。按照一旦战败就必须问责主帅的“《春秋》大义”(《春秋》责帅),臣应该承担全部责任(臣职是当)。因此请求自贬三等,以便督促臣改正错误(以督厥咎)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我可以插嘴吗 在人间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