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>>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玉貌绮年 庆余年 在人间 反差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爱情公寓之最强败家 
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易中天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文阅读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txt下载 -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最新章节

一 血染的思想(1/4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先秦百家中,最后成熟的是法家。法家是诸子的另类。

法家另类吗?另类。儒、墨、道诸家争鸣,不过唇枪舌剑;他们学说的创立,也至多呕心沥血。法家的思想,却要豁出命来实践,流出血来祭奠。流血的,牺牲的,不仅有许多有罪或无辜的贵族或平民,也有法家自己的代表人物。其中有两个人大家都很熟悉,他们一个是商鞅,一个是韩非。

商鞅是著名的改革家,也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90年,死于公元前338年,与孟子、庄子同时而略长。据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,商鞅本是卫国的“庶孽公子”,也就是国君旁支侧出之子孙,甚至是庶子的庶子。当时的制度,国君的孙子都叫公孙。所以商鞅的“氏”(不是姓),也是公孙(本姓则是姬),叫公孙鞅。因为是卫国人,又叫卫鞅。后来因为秦孝公封他於、商之地十五邑,便被称为商君或商鞅。

作为国君的孙子,商鞅说起来也是贵族。但可惜,第一,他是庶出。第二,当时他自己的国家卫国,已经沦为魏国的附庸。所以,年轻时的商鞅,便只能去做魏国宰相公叔痤(音矬)的家臣。公叔痤对商鞅极为欣赏,认为他“年虽少,有奇才”,临终前还建议魏国的国君魏惠王“举国而听之”,也就是让商鞅接替自己为相。这位魏惠王,就是前面说过的梁惠王,曾被孟子斥为“率兽而食人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的。他听了公叔痤的建议,一言不发,其实是并不以为然。公叔痤就说,大王如果不用公孙鞅,那就一定要把他杀了,别让他跑了。梁惠王说行。梁惠王一走,公叔痤就把商鞅叫来,把所有的情况都告诉了他。然后说,我这是先公后私,先君后臣,你就赶快跑吧!商鞅却说,王既然不能听主公的话而用臣,哪里又会照着主公的话做,来杀臣?就不跑,梁惠王也不杀他。不但不杀,还对身边的人说:公叔痤糊涂了,居然要寡人用公孙鞅为相,这不是太搞笑了吗?

梁惠王不用商鞅,商鞅就跑到了秦国。与秦孝公谈了几次以后,就受到重用。所有的意见和主张,也都得到采纳和实现。这就帮了秦国的大忙,也帮了商鞅自己的大忙。商鞅因为秦国而得以施展抱负,秦国因为商鞅而得以迅速崛起。所以后来贾谊写《过秦论》,讲秦王国的兴起,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他。至于那位魏惠王,据司马迁说,事后连肠子都悔青了。

然而秦孝公一死,商鞅就倒了霉。先是有人告他图谋不轨,接着是全国大搜捕,最后是被处以极刑,而且用刑极惨。什么刑?车裂。车裂是什么意思?就是“五马分尸”。具体地说,就是用绳子捆住受刑者的头和四肢,另一头系在马身上。行刑的时候,同时鞭策五匹马,分裂人犯的身体(有分裂死尸和活人两种)。这可真是惨绝人寰。

商鞅悲惨,韩非冤枉。他连意见和主张都没来得及实现,就被害死了。韩非是先秦法家的最后一人,也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。所以,讲法家,主要是讲韩非。韩非大约生于公元前280年,卒于公元前233年,晚于孔子约二百七十年,晚于墨子约一百八十年,晚于孟子和庄子约八九十年。据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,韩非出身韩国王族(韩之诸公子也)。因为痛感韩国的衰弱,曾经多次上书韩王,要韩王变法图强,然而“韩王不能用”。韩非没有办法,再加上自己口吃,不善言语,便只好著书立说,来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不过,韩非得不到自己国君的欣赏,却另有国君欣赏他。谁?秦始皇。当然,秦始皇这时还没当皇帝,不能叫秦始皇,只能叫秦王嬴政。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后,嬴政读了爱不释手,说是如果能够认识这个人,和他一起讨论问题,就死而无憾了(死不恨矣)。当时秦国已是超级大国,秦王想要的人,哪有得不到的?于是秦国发兵猛攻韩国(因急攻韩)。韩王原本是不用韩非的,一看又要挨打,连忙派韩非出使秦国,嬴政也就如愿以偿。

如愿以偿以后,又怎么样呢?不怎么样。秦王嬴政的态度,竟是“悦之,未信用”。其实,如果仅仅只是“未信用”,倒也罢了。糟糕的是,韩非后来还被杀死,死时可能是四十七岁。我们知道,先秦诸子是比较长寿的。比如孔子七十三岁,荀子大约七十六岁,孟子和庄子大约八十四岁,墨子大约九十三岁,都是寿终正寝。只有商鞅和韩非死于非命,而且正当年富力强(商鞅五十出头,韩非不到五十),岂非人生悲剧?

这就让人惆怅,也令人费解。商鞅是秦国兴旺发达的功臣,韩非是嬴政梦寐以求的人才,怎么说杀就杀了呢?当然,韩非死了以后,嬴政也很后悔。韩非的学说,在秦国也得到了应用。但人死不能复生。用其计而杀其人,自毁人才,也没这个道理。于是我们就想知道,商鞅和韩非之死,究竟是怎么回事?

先说表面原因或者直接原因。

商鞅被害的直接原因,是因为得罪了人。得罪了谁?太子。原来,商鞅在秦国执法时,惩罚了太子的师傅。其中一位叫公子虔的,还被割了鼻子。师傅,是高官;公子,是贵族。这样一个人被割了鼻子,没脸见人,八年杜门不出,这口气怎么咽得下,这个仇又怎么能不报?所以秦孝公去世,太子即位(即秦惠王),公子虔马上就一状告到惠王那里,说是商鞅想谋反,谓之“欲反”。什么叫“欲反”?说白了就是莫须有,诬告。过去的太子,现在的秦王,对商鞅也是恨之入骨,当然一告就准。抓住以后,往死里整,商鞅可上哪儿说理去,又有谁会听他申辩?也就只好去做冤死之鬼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在人间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