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品人录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品人录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庆余年 玉貌绮年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陪读妈妈 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 遮天 
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品人录 易中天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品人录全文阅读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品人录txt下载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品人录最新章节

如此皇帝(2/5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雍正的密折政治,很值得专门探讨和研究。

自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体制,如何统治和管理我们这个幅员辽阔、人口众多的大一统帝国,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。明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做法,是通过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治国。这就是汉武帝要独尊儒术而隋唐要建立科举制度的原因。按照这个政治设计,我们帝国主要是由一大批熟读儒家经典、绝对忠于皇室的文官来管理的。农业时代的帝国虽然庞大,事务却并不繁杂,无非按期缴纳赋税和保证地方治安。另外两件并非常规性的工作,则是抵御外敌和救济灾民。如果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官清吏廉,民风淳朴,则地方官是非常轻松的。所以那些承平时代的地方官员,常常有许多闲情,可以吟花弄月,甚至著书立说,可见工作不忙。但是,这种“太平盛世”的理想,却建立在并不牢靠的基础上。如果天旱水涝,颗粒无收,或官贪吏污,绅劣民刁,又如之何呢?那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还管用么?只怕即便孔子在世,也无法敦风化俗。

何况,即便大家都是海瑞,也并非没有问题。这个问题就是:大家都是海瑞,还要皇帝干什么?难道真的“虚君共和”不成?没有哪个皇帝愿意成为“虚君”。封建王朝早期那些有为之君,更不愿意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成为“名义上的国家元首”,真的“政由宁氏,祭则寡人”(国家由权臣管理,皇帝只从事礼仪活动)。这种心态不能完全说是自私。因为大家都是海瑞,皇帝自然省心。但如果大家都是严嵩,还能省心吗?那时候,皇帝就得考虑脑袋还长不长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。

事实上,靠道德或礼仪来治国,是完全靠不住的(这一点我们前面已多次讲过),这才有了明代的特务政治。雍正总结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,认为德治和礼治并不可靠(但也不能放弃),特务政治弊端甚多。唯一的办法,是实行“人治”。不过这种“人治”,有特定的含义,那就是:除了皇帝,其他任何人,都不能充当这种统治的主体。因此准确地说,它应该叫作“帝治”——皇帝一人的统治。

雍正以前,中国政治的主要形式,是德治与礼治。人治只是某些特殊时期的现象,而且其主体既不一定是皇帝(比如曹操是丞相,武则天是皇后和太后),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。相反,不少皇帝还无法行使治权(比如年纪太小)或主动放弃治权(比如明的万历)。其结果,则是任何王朝都不可能真正“长治久安”,改朝换代总是不可避免。显然,唯一的出路,是确保皇帝的“一人政治”,使皇帝真正成为国家意志的唯一代表。密折制度的意义,便正在这里。

所以,密折制度并不仅仅是用来搜集情报和监控官员的,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协商和秘密决策的手段。雍正朝许多重要的改革举措和重大决策,比如摊丁入亩、改土归流、疏浚运河等,都是先通过密折广泛征求意见,反复商酌再作决定,然后再由朝廷正式下达指令,向全国推行的。这种政治协商和征求意见,为什么不能采取御前会议等形式公开进行,而要诉诸密折呢?这里面有雍正皇帝很深很细的考虑。召开御前会议,公开进行讨论,有诸多不利。第一,到会的都是中央部门的官员,地方上的意见听不到。第二,发言人不是揣摩皇上旨意,便是唯首辅、宰臣的马首是瞻,不能畅所欲言。第三,如引起争论,有伤和气,也容易导致门户朋党之争,不利于安定团结。第四,等于将尚不成熟的考虑公之于众,必然引起各方猜测,甚至引起骚乱和动乱,不利于朝局的稳定。

用密折来咨询,效果就好得多。中央的意见听得到,地方上的意见也听得到,此其一。因为是密折,没有旁人知道,发表意见的人就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种种不便公开表露的顾虑、苦衷、难言之隐,都能详尽地予以叙述,使人主对问题看得更透。而且,正因为敢说真话,不必做官样文章,反倒可能触及一些实质性的问题,此其二。因为密折内容严格保密,任何人都不得泄漏,因此不怕官员们私下里串联,形成左右人主思考的舆论力量,此其三。密折讨论具有非正式性,一旦发现有所不妥,立即就可收回,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,此其四。雍正这一手,应该说很有道理,也相当高明。

雍正利用密折制度,不但避免了许多决策错误,少搞了许多“拍脑袋工程”,而且掌握了大量情况。密折不是正式的文书,没有什么条条框框,也就可以无话不谈。事实上雍正也是这样要求的。他曾告谕有权密奏的官员,要他们多多汇报情况,诸如地方政事的利弊,地方官员的勤懒,顶头上司谁公谁私,下属官员谁优谁劣,军营是否纪律严明,气候是否风调雨顺,老百姓的生计如何,风俗是否淳朴,甚至米价、菜价,冤案、奇案,“悉可以风闻入告”,而“不必待真知灼见”,只要有可以调查的线索就行。因为密折只是反映情况,并不作为立案的依据,是非最终仍由雍正判断,所以讲错了也没关系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我可以插嘴吗 在人间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