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 >>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玉貌绮年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爱情公寓之最强败家 风荷举 寒门小福妻 我的御兽真不是邪神 
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 易中天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全文阅读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txt下载 - 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:中国人的智慧最新章节

简易的佛法(1/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简易的佛法

禅宗的回答很明确:没用。前面引用的《六祖坛经·决疑品》那则偈,开篇第一句,就是“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”嘛!这就说到了“读经无用”和“坐禅无功”。这两条,跟“净土无理”和“佛也是人”,顺理成章,一脉相承。

先说读经无用。

讲读经无用,有两个故事。一个,是德山宣鉴的。德山宣鉴,是惠能的六世法孙,唐代晚期人。德山是他的寺名(德山精舍,又叫古德禅院)。宣鉴是他的法号。在法号前面加山名、地名、寺名,是当时的风尚。德山宣鉴原本是反对禅宗的。他说,我们出家人,千辛万苦,皓首穷经,尚且不能成佛。禅宗那些家伙,却说什么不读经也能成佛。天底下,哪有这样的道理?就挑了一担经书,准备去找禅师辩论。没想到,走到半路,就在一个卖烧饼点心的婆子那里,挨了当头一棒。当时,德山宣鉴向那婆子买点心。婆子问他,你挑的是什么书?德山宣鉴说,是《金刚经》。婆子说,那好,我有一问。答得上来,点心白送;答不上来,找别人买。于是婆子问,《金刚经》上说,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,请问法师要点哪个心?德山宣鉴瞠目结舌哑口无言。我猜测,这事对德山宣鉴一定有所触动,否则就不会记录下来。你想嘛,一个婆子的问题都回答不了,读那么多经书又有什么用?后来,他到了惠能的五世法孙龙潭崇信那里,一经点拨,便豁然开朗,立马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经书,再不读经,也不谈经了。(《五灯会元》卷七)

第二个故事,是古灵神赞的。古灵神赞是福州人,唐代高僧。他原本在福州大中寺出家受业。后来,外出游学,在惠能四世法孙百丈怀海那里得到启发,开悟得道。得道以后,古灵神赞就回到大中寺,去看他的启蒙老师,发现老师还在窗下读佛经。古灵神赞就想,老师怎么不开窍呢?就想启发他。但是,跟他讲道理,也讲不清。刚好,有一只蜜蜂正在窗户上,想飞出去。窗户上糊着窗纸,蜜蜂就在那里不停地撞。古灵神赞就说,外面就是广阔的世界。放着敞开的门你不会出去,撞那窗户纸干什么?你这样“钻故纸堆”,要钻到驴年马月啊?接着,古灵神赞诵偈一则云——

空门不肯出,投窗也大痴。百年钻故纸,何日出头时。

结果,他师傅也悟了。(《五灯会元》卷四)

再说坐禅无功。

禅宗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师,叫马祖道一。因为俗姓马,所以被称为“马祖”。至于“道一”,当然就是法号了。马祖道一是南岳怀让的弟子,南岳怀让是六祖惠能的弟子。六祖惠能传法给南岳怀让,南岳怀让传法给马祖道一。所以,南岳怀让是二世,马祖道一是三世。马祖道一又传法给前面说过的百丈怀海,因此百丈怀海就是四世。当然,六祖惠能之后,传法就已经不传袈裟了。法嗣,也不止一个人。六祖圆寂的时候,就说衣钵是祸端,不再传承,你们都是我的传人。这是非常高明的。大家都是传人,禅宗就弘扬开来,兴盛起来。

但是,马祖道一学佛的时候,开始也是坐禅的。有一天,南岳怀让到禅房,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那儿打坐。南岳怀让一看,就知道这人是法器,有慧根,只是还没开窍。他就说,年轻人,你在这里坐禅,究竟图个什么?马祖道一说,图成佛。南岳怀让就找了一块砖头,在墙上磨。马祖道一说,和尚磨砖干什么?南岳怀让说,我打算把它做成一面镜子。马祖道一说,磨砖岂能成镜?南岳怀让说,磨砖不能成镜,坐禅岂能成佛?接着,南岳怀让又说了些道理,马祖道一就顿悟了。(《五灯会元》卷三)

读经无用,坐禅无功,其他那些清规戒律、晨钟晚课,当然也都没有意义。这对于传统佛教,无疑是一个革命。革命的成果之一,则是创立了简易的佛法。

简易,也是革命?是的。因为正宗的佛教,很繁琐。印度人,大概是世界上最不怕麻烦的。他们讲任何一个问题,都喜欢掰开了揉碎了,反反复复地证明,分得非常的细。比如“世界”,是什么意思?世是时间,界是空间。时间,分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叫“世”。许多寺庙的大殿里,供着三尊佛像,就象征着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叫“三世佛”。空间,则分为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,叫“界”。世界怎样构成?当中是须弥山,周围有七香海、七金山。第七金山的外面,有铁围山围绕的咸海。咸海四周,有四大部洲。这就构成了一个“小世界”。一千个小世界,就构成一个“小千世界”。一千个小千世界,就构成一个“中千世界”。一千个中千世界,就构成一个“大千世界”。因为“大千世界”包括了一千个“小世界”,一千个“小千世界”,一千个“中千世界”,所以又叫“三千大千世界”。我们现在讲的“大千世界”这个词,就从这里来。但恐怕没几个中国人,能够搞这么清楚。也不是搞不清楚,而是根本就懒得搞清楚。有这份耐心,喜欢掰开了揉碎了,反反复复说事的,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墨子。不过,墨子可是被怀疑为印度人的。就算不是印度人,他那种方法,也不对中国人的胃口。所以,他的学说,虽然也兴盛一时,却终于销声匿迹。同样,玄奘到西天取来真经,也没能传下去。为什么?太繁琐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在人间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 我被亲弟弟强制爱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