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八千里路云和月 精装 >> 八千里路云和月 精装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庆余年 急不可待 在人间 穷小子和白富美 临时起意 
八千里路云和月 精装 白先勇 -  八千里路云和月 精装全文阅读 -  八千里路云和月 精装txt下载 -  八千里路云和月 精装最新章节

文学因缘 感念夏志清先生(1/3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文学因缘 感念夏志清先生

试看他与张爱玲的书信往来,夏先生爱其才,而又悯其坎坷一生,对她分外体贴入微。他们之间的信件,真情毕露,颇为动人。

我因文学而结识的朋友不少,但我与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学因缘,却特殊而又悠久,前后算算竟有半个多世纪了。我在台大念书的时期,便从业师夏济安先生主编的《文学杂志》上读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。尤其是他那篇论张爱玲小说《秧歌》的力作,对当时台湾文学界有振聋启聩的作用,两位夏先生可以说都是我们那个世代的文学启蒙老师。

一九六三年我到美国念书,暑假到纽约,遂有机会去拜访夏志清先生,同行的有同班同学欧阳子、陈若曦等人。因为我们都是夏先生兄长济安先生的学生,同时又是一群对文学特别爱好、开始从事创作的青年,我们在台大创办的《现代文学》杂志,夏先生亦是知晓的,所以他对我们特别亲切,分外热心,那天他领了我们一伙去哈德逊河(Hudson River)坐游船。那是个初夏的晴天,哈德逊河上凉风习习,纽约风光,历历在目,夏先生那天的兴致特别高,笑话一直没有停过,热闹非凡,五十年前那幅情景,迄今栩栩如生。有夏先生在,人生没有冷场的时候,生命不会寂寞,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强烈的光与热,照亮自己,温暖别人。

一九六三年夏天,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上暑期班,选了一门玛莎·弗莉(Martha Foley)开的“小说创作”,弗莉是《美国短篇小说年度选》的资深编辑,这本年度选集,颇具权威,课上弗莉还请了一些名作家如尤多拉·韦尔蒂(Eudora Welty)来现身说法。课余,我便到哥大Kent Hall夏先生的办公室去找他聊天。那时年轻不懂事,在夏先生面前高谈阔论,夸夸其谈自己的文学抱负,《现代文学》如何如何,说得兴起,竟完全不顾自身的浅薄无知,夏先生总是耐心地听着,还不时说几句鼓励的话。夏先生那时心中不知怎么想,大概会觉得我天真幼稚,不以为忤。夏先生本人从不讲究虚套,快人快语,是个百分之百的“真人”,因此我在他面前,也没有什么顾忌,说的都是心里话。打从头起,我与夏先生之间,便建立了一份亦师亦友、忘年之交的关系,这份情谊,一直维持了半个世纪,弥足珍惜,令人怀念。

后来我回到爱荷华大学念书,毕业后到加州大学教书,这段时间,我开始撰写《台北人》与《纽约客》系列的短篇小说,同时也开始与夏先生通信往来,几乎我每写完一篇小说登在《现代文学》上后,总会在信上与他讨论一番。夏先生私下与人相处,非常随和,爱开玩笑,有时候兴奋起来,竟会“口不择言”,但他治学严谨却是出了名的,他写信的态度口气,与他平时谈吐亦大不相同,真诚严肃,一本正经,从他的书信看得出来,其实夏先生是个心思缜密,洞烛世情的人,而他又极能宽厚待人,对人对生命,他都持有一份哀怜之心。试看他与张爱玲的书信往来,夏先生爱其才,而又悯其坎坷一生,对她分外体贴入微。他们之间的信件,真情毕露,颇为动人。

我有幸也与夏先生保持一段相当长的书信往返,他对我在创作上的鼓励是大的。夏先生对已成名的作家,评判标准相当严苛,他在《中国现代小说史》中对刚起步的青年作家总是小心翼翼,很少说重话,以免打击他们的信心。那段期间我与夏先生在文学创作上,互相交流,是我们两人交往最愉快的时光,每次收到他那一封封字体小而密的信,总是一阵喜悦,阅读再三。我的小说,他看得非常仔细,而且常常有我意料不到的看法。《纽约客》系列他比较喜欢《谪仙记》,他认为结尾那一段李彤自杀,消息传来,她那些朋友们的反应,压抑的悲哀,写得节制而达到应有的效果。后来他把《谪仙记》收入他编的那本《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选》,英文是我自己译的,经过夏先生精心润饰,其中也选了张爱玲的《金锁记》,这本选集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,当时有不少美国大学当作教科书。

我们在讨论《台北人》小说系列时,我受益最多,关于《游园惊梦》,他说我熟悉官宦生活,所以写得地道。他又说我在《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》里,我对老人赋予罕有的同情。一般论者都认为这只是一篇写同性恋者的故事,夏先生却看出这篇小说的主旨其实是在写年华老去的亘古哀愁。至于对《台北人》整体的评价,他说《台北人》可以说是部民国史,民国的重大事件:武昌起义、五四运动、抗日战争、国共交战,都写到小说中去了。

一九六九年夏先生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长文《白先勇论(上)》评论我的小说,这篇文章发表在《现代文学》十二月第三十九期上。那时我只写了二十五篇短篇小说,《台北人》系列才完成七篇。夏先生这篇论文,对我的小说评价在当时起了很大的肯定作用。文中有些溢美之词:“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。”“在艺术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后期小说相比或超越他的,从鲁迅到张爱玲也不过五六人。”“尤其从《永远的尹雪艳》到《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》那七篇总名《台北人》的小说,篇篇结构精致,文字洗练,人物生动,观察深入,奠定了白先勇今日众口交誉的地位。”这篇“上论”其实只论到早期几篇小说。他认为早期写得最好的一篇是《玉卿嫂》,他详细深入地分析了这一篇小说,他引用爱神维纳斯(Venus)与美少年阿多尼斯(Adonis)的悲剧神话,来比喻玉卿嫂与庆生之间一段冤孽式的爱情故事,观点颇具创意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我可以插嘴吗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在人间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